香港城市大学的选课大战一触即发,别慌,这份超全选课指南带你轻松“闯关”!
选课流程,步步为营
摸透选课系统
提前登录选课系统,熟悉界面操作是关键!在这里,课程表、学分要求、教师信息都能一键查询。更棒的是,还能进行模拟选课练习,提前熟悉流程,正式选课时就能快人一步。
深挖课程目录
官网的课程表按学院和专业分类,筛选时重点关注课程编号、学分与先修要求,授课教授也别忘了查。可以借助 RateMyProfessor 这样的平台,了解教授的口碑和授课风格,选到心仪的“宝藏老师”。
合理规划课表
按照专业培养计划,先确定必修课,再搭配选修课。建议难课与水课合理组合,避免一学期都被高难度课程“轰炸”。同时,合理安排上课时间,别让早八和晚课填满日程,不然作息会“乱套”。也别忘了留 1 – 2 门兴趣课,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。
掐准时间抢课
不同年级的选课时间有差异,高年级同学会优先选课。一定要定好闹钟,提前 10 分钟登录系统,把心仪的课程加入“购物车”。时间一到,果断提交。如果不幸卡掉线,别慌,赶紧换浏览器重新登录,争取抢到热门课程。
水课清单,轻松拿捏
BDP 101 Forum Seminar Series
这门课仅限新生和大二同学选。课程围绕当代热点展开,上课形式轻松,唠唠嗑、小组讨论就能通过,给分还十分大方,简直是“送分课”。
INF 303D Academic Success in the Digital University
它会教你如何运用学术工具、查找资源。作业难度低,只要认真完成,拿 A 不是梦,是提升学术技能又能轻松得高分的绝佳选择。
TC 310 Modes of Reasoning
课程涉及逻辑推理和概率统计,即使数学基础一般也能轻松跟上。考试难度不大,不用担心挂科风险,是拓展知识面的好课。
避雷指南,谨慎选择
金融硕士(MS in Finance)
国际生占比仅 17%,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上课理解困难。先修要求严格,课程难度极高,挂科率也不低,非专业且基础一般的同学要谨慎选择。
工程高阶实验课
实验设备操作复杂,实验报告撰写任务繁重。常常需要在实验室耗上 5 个小时,堪称“时间刺客”,会打乱你的学习和生活节奏。
硬核哲学课(如 PHIL 383)
课程内容全是抽象理论,大量的 readings 让人读到“头秃”。论文写作需要深厚的哲学思维,非专业同学选课要三思。
选课在即,希望这份攻略能助你选到心仪课程,开启充实又精彩的学习之旅!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normaera.com/competition/19410.html